Archive for the ‘程序员的碎碎念’ Category

近年来淘了不少中古PC98软盘,都是不远千里从11区寄过来的,让人感动的是虽然过了十多年但是软盘被保存得依然完好。不过软盘的保质期不长,说不定哪天就挂了,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制作一张FDI镜像文件比较好。软盘本身就留作历史的记忆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从即日起,未来代码研究所域名更换为http://atelier39.org,blog地址更换为http://blog.atelier39.org。原域名http://blog.cotaku.org做了301重定向,等到明年4月份域名过期时会消除。

新的订阅地址为http://blog.atelier39.org/feed,请大家更新阅读器。

如有访问问题,请在此留言,谢谢!

作为一个非苹果控,第一次比较深入地了解Jobs君是在大一上学期参加MSTC活动时看的盗版电影《硅谷海盗》,那部电影戏剧化地讲述了Jobs君和Gates君这两个天才不得不说的黑历史。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Windows程序员,对苹果的产品几乎一无所知,一心只幻想着攒钱买PSP,所以对于Jobs君所创办的那个传奇的公司以及他们所创造的那些传奇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和使用体验。

后来在我大二下学期埋头苦背GRE单词的一个夜晚,我接到了老爸从香港打来的电话,他准备送我一个礼物,让我从PSP和iTouch2中选择其一。纠结一番后,我做出的选择是iTouch而非垂涎已久的PSP,主要原因是那个学期是大学四年中我唯一像一个标准好学生那样不逃课不抄作业地学习的一个学期,觉得PSP是用来打游戏的,而一个标准好学生怎么可以把宝贵的用来背GRE单词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呢,所以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iTouch。

当我拆开iTouch包装的一瞬间,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被它的工业设计所深深吸引,无论是柔滑细腻的黑色触摸屏,亦或是光可鉴人的银色金属背壳,无一不在闪耀着宛如宝石般的光芒。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冰冷的硬件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而存在,它确实颠覆了我以往一直对电子产品的概念。

没错,电子产品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改变人们的生活,亦可以作为艺术的具现,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许,这就是Jobs君的信念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本人一直窃以为国内大学普遍开设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名甚是不妥,科学旨在研究人类未知事物,而计算机是一个实际存在于眼前的已经被人类发明并制造出的工具,何来科学之说?再说了,我们都见过车辆工程专业,谁见过车辆科学专业?见过飞行器工程专业,谁见过飞行器科学专业?因此,本人认为还是改名为“计算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比较妥当。

在那个蔚蓝的星球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小时候研究计算科学的同学,长大后都成为了科学家;而小时候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同学,长大后都成为了程序员……由于本人属于数学盲,看CS相关的论文时如果见到带微积分的公式就立刻Alt+F4,因此一直不敢染指神圣的科学领域,只好作为一个非职业程序员混口饭吃。

很久之前看到过周伟明先生的一篇文章《程序员的十层楼》,文中将程序员按照技术水平划分为了十个等级,从菜鸟至大哲,越往后看越有高山仰止的感觉,而且和那些虽然看不懂但是看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的科学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我虽然很欣赏周先生睿智又不失幽默的划分方法,但还是觉得对于我这样一心追求纯粹技术的程序员来说,应该还有一条不同的升级路线。于是趁着毕业之际,结合我大学四年各种不靠谱的经历和感悟,我将程序员的技术发展之路重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Coder、Programmer、Hacker和Artist。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虽然买不起门票,RP也没好到有人能友情赠送一张,但是感谢微软的在线直播系统和给力的带宽,我得以观看了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对于咱还未走出校门的菜鸟来说,参加这种event纯粹就是来打打酱油顺便开阔眼界的,不敢对业界指指点点,也不敢说有什么深刻感悟,只是简单说一些感想吧,从一个beginner coder的角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orld Line
Time Machine
Online Tools